種樹,本身不能解決飢荒。但是,長期而言,種樹卻能改善生 存環境:保持水土,肥沃土壤,供姶燃料、飼料和果實等,這些都 是非洲所必需的。
實際上,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該努力造林,而不僅僅是在非 洲。但由於非洲乾旱地帶(Sahel zone)的生存環境已受到特別嚴重 的破壞,因此這個需要就更加急迫。以下是種樹的幾個功能:
(一)水土保持
種樹,一方面樹根可以使土壤固定,不易流失,另一方面,落 葉也能保護表土,腐爛後更成為天然的優良肥料。
樹林有涵蓄水源之功能。在山坡地帶橫向挖溝,沿溝種樹,兼 具攔蓄雨水及補充地下水源之雙重效益。
沙漠地帶多強風,在農田四週種植雙排矮樹(或整片防風林) ,可以保護農作物及地面表土,免受強風吹襲(類似新竹之樹籬或 海邊之防風林)。
(二)改良土質
非洲各國主要之燃料來源為樹木或禾稓,但天然樹木或樹叢因 大量砍伐而日益稀少,必須有計畫地造林,並節制採薪,才能確保 有充分的燃料可用。此外,也必須配合改善當地爐灶,以節省煮飯 用之燃料。
(三)飼料
除了牧草外,樹葉亦為非洲牛羊飼料之主要來源。有經驗的農 夫常將樹木與農作物間隔種植,同時生長;當農作物收割後,旱季 來臨時,則任由樹木充分發育,等到次年春耕時,砍去樹的上半( 用為飼料),以便農作物獲得所需之陽光,等旱季到來時,再讓樹 木之枝芽長大。
(四)樹蔭
樹林之枝葉可以遮擋烈日之幅射,適度降低地表之溫度,使低 層之植物易於存活生長。此外,樹葉能防止暴雨直接落地之衝擊力 ,可以減少土壤之流失。
(五)果實
樹木之果實可為糧食來源之一,亦為香料及藥材之來源。
恢復地力之關鍵
解救非洲飢荒長久之計,必須從恢復地力做起,而大量種樹, 實為恢復地力之先決條件,因此,世界各國對非洲之援助計畫中均 有造林之項目,且為重點優先項目之一。
當然,為了解救非洲飢荒,還需要教育工作、醫療保健及手工 藝之發展一起配合,可惜我們沒有那麼大的力量,也沒有充足的經 費,只好先從最最重要的做起──種樹。聯合國的環境總署(UNEP) 非常歡迎我們種樹的努力。他們也願意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援。
一小步
去年,我們第一次發起「為非洲種樹」,半年下來,共募得新 台幣五八三、五三八元,比預定三萬棵樹的目標略高,這些錢已透 過天主教國際普愛總會(Caritas Internationalis)匯往下列國家 ,由當地的農村發展服務機構推動造林工作。
1.查德:Caritas Suisse為查德之Fort Lamy 鄉村造林。
2.衣索匹亞:Caritas Ethiopia在Makalle, Adigrat和Zway三地造 林。
3.坦尚尼亞:陳麗卿修女在Tanzania的Kalebejo鄉村造林。
這只是我們一個小小的起步,區區三萬棵樹,即使種在台灣, 也微不足道,更何況遼闊而乾旱的非洲。但是我們相信,凡事只要 能開始,就有成功的希望。因此,今年我們把目標訂得高一點點: 五萬棵樹:造林的地點,則除了上述三地之外,另增加馬力(Mali) 和索馬利亞(Somalia) 兩個國家。
莫大的鼓勵
值得一提的是,「為非洲種樹」這個想法,已經得到韓國和澳 門兩普愛會的響應,他們打算從今年開始,也發起這個活動。這對 我們來說,實在是一個莫大的鼓勵。但願明年此時,願意參加的國 家能再增加幾個,讓更多善心的人能夠聯合起來「為非洲種樹」。
那份情意
如果,你去年為非洲種過一棵樹,那今年請你繼續種第二棵: 假如你去年錯過了機會,那麼,現在何不一次種它兩棵?
種一棵也好,兩棵也好,五棵、十棵都好,重要的不在種多種 少,而在於那份情意、那份關心。
藉著這棵樹,我們分擔非洲人的痛苦!
藉著這棵樹,我們與非洲結緣!
藉著這棵樹,我們的生命與他們的生命緊緊相繫!
from:http://www.sinica.edu.tw/~suchu/cow/Care/book-care/care-p22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