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圖/聯合報提供

「聖地西 藏‧最接近天空的寶藏」特展,即將從七月一日起在故宮博物院登場。故宮副院長馮明珠透露,此展早在三年多前即曾與故宮接洽,千迴百折之後,總算將來到台 灣。


此一歷年來最大規模、最高規格的西藏展,雖因種種因素,未能以台灣為第一站,而是先在日本巡展一年,才來台,但馮明珠強調,「在日本展覽時,有日本的詮 釋」,來到台灣後,將以「在地詮釋」取而代之。故宮不但有七篇專論,也重新撰寫所有的展件說明,由故宮研究人員負責重新詮釋的重任。


研究藏學卅多年的馮明珠,曾多次赴西藏考察,她認為,「聖地西藏」展光是看圖檔,「就讓她很感動」,此展將讓有藏傳佛教信仰者得到靈修上的加持,一般觀眾 也可感受到「高山雪地奇特的藝術風格」之美。


馮明珠說,此展年代最近的展品「魔女仰臥圖」,將西藏地圖「擬人化」為「魔女」,表明藏傳佛教流傳的因緣,故宮規畫「聖地西藏」展也將把此圖放在重要位 置。


相傳,西元七世紀,吐蕃部落國王松贊幹布統一青藏高原,勢力擴及中亞,他先後與唐朝文成公主及尼泊爾公主聯姻,相傳兩位篤信佛教的公主,各自帶入自己信仰 的神祇,且主張在西藏各地建立十二座寺院,遍布在「魔女(羅剎女)」的四肢、肩、肘、膝、臀等部分,這是佛教在西藏發展的濫觴。


馮明珠說,藏傳佛教有直接的一面,也有神秘的一面;同時受到尼泊爾、印度及漢傳佛教等影響。此外,西藏的醫藥發達也很有可觀,這回將展出的「醫理樹喻圖唐 卡」,展現醫食同源的醫理。「藏醫藥師壇城圖」唐卡,描繪一個充滿色彩的醫藥世界。






籌備3年多,「聖地西藏‧最接近天空的寶藏」特展下月起將在故宮展出,由於是台灣歷 來規格最高、面向最完整的西藏文化與文物展,東森新聞也在上月中飛往日本採訪日本館方人員,提前揭開西藏頂級文物的神祕面紗。


「聖地西藏‧最接近天空的寶藏」在日本巡迴展出時,吸引了50餘萬人觀展,其中一尊77公分高的鎏金銅「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」最受矚目。仙台市博物館館長 佐藤敏國表示:「因為祂讓人有穩定、安定的感覺,日本民眾很喜歡」,是展品的「人氣王」。此外,11面千手千眼觀音的千手造型,每個手掌中都有眼睛,8隻 主要手臂,各執不同法器,做工精細也令人嘆為觀止。


而這股熱潮也將從日本延燒到台灣,下月起將到台灣故宮展出,而東森新聞為了讓民眾先睹為快,節目將在9日晚上8點、12點以及10日上午11點在東森新聞 台播出,10日晚上11點則在東森財經台重播。




梵文「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」貝葉經,僅西藏少數博物館仍保存完整,西藏以外地區,幾乎已經看不到了。
金傳媒/提供

相傳古時造紙技術還沒傳到印度之前,古印度人通常把經文寫在貝葉上流傳,稱之為「貝葉 經」。由於經文寫在葉子上保存不易,西元七世紀貝葉經隨著佛教傳入西藏後,目前僅西藏少數博物館仍保存完整貝葉經,且經文數量極少,西藏以外地區,幾乎已 看不到了。


7月1日起,聯合報系主辦的「聖地西藏、最接近天空的寶藏」展覽,特別展出貝葉經多部手抄經文,非常難得珍貴。


所謂貝葉,就是貝達羅樹的葉子。據說,葉子必須先經過烘蒸處理,在上面書寫過後,還需上色、上油,使完成的貝葉經不會受潮磨損,但畢竟已經過數百年歷史, 樹葉容易腐爛,因此貝葉經保存相當不容易。


大陸旅日策展人趙鷗表示,聖地西藏展在日本巡迴展出一年間,由梵文撰寫的貝葉經「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」,在每一次的佈展、撤展過程中,都需依照不同展場 調控溫濕度保存,因為每一頁都非常脆弱,所以每一次僅展出3到4頁。


「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」是11世紀的作品,共239頁,上下是木頭夾板,中間還可看見繽紛的彩繪佛像、佛傳故事彩圖,藝術價值極高。


聖地西藏展中,除珍貴的貝葉經外,另展出需要四名大漢才能抬起的「金之書寫八千頌及經夾板」;以及用金、銀、銅、鐵、綠松石、紅珊瑚、珍珠等七種原料磨成 汁,精心書寫成的「丹珠爾經」,神秘的經書典籍,令人嘆為觀止。


「聖地西藏‧最接近天空的寶藏」特展7月1日起在故宮展出,即日推出預售優惠,2人同行只要320元 (原價440元)。開展期間刷華南銀行信用卡,購買門票、紀念品可享95折優惠。更多資訊請見http://tb.ishow.gmg.tw。



為迎接七月一日起登場的「聖地西藏‧最接近天空的寶藏」展,故宮昨起培訓導覽志工。 志工震懾於西藏文物之美,希望故宮加開培訓專講。


昨天的培訓課程由故宮書畫處副處長李玉珉剖析「聖地西藏」展的策展經緯,現場大爆滿,連走廊及後排都擠滿了慕名而來的志工。李玉珉以精心準備的幻燈片比較 藏傳佛教與漢藏佛教、尼泊爾、印度、克什米爾等地佛教交流,以及彼此的美學異同。當播映到「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」各個角度的幻燈時,志工們不禁驚呼:「太 美了!」


導覽名嘴曾淑芸說,在尚未聽講前,很擔心會弄不清高深的佛法,無從導覽。現在才了解,此展是以西藏文物之美,與鄰近區域的佛教交流及美學為主軸。


李玉珉表示,西元七世紀,吐蕃國王松贊干布統一西藏,先後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及尼泊爾墀尊公主,兩位篤信佛教的公主在出嫁時,各自攜入自己信仰的神祇。西元 八世紀,佛教正式傳入西藏,但日後朗達瑪滅佛,摧毀了佛教前弘期的藝術精品,直到第十世紀,佛教再度在西藏復興。


藏傳佛教晚期,受印度教「性力派」影響,女尊菩薩地位迅速提升,同時出現雙身像。松贊干布被神化為觀音的化身,文成公主被尊為白度母、墀尊公主成了綠度 母。以金剛擁抱明妃造形出現的雙身像,則引起「淫穢」的誤解,其實,雙身像是以佛父象徵慈悲方便、佛母象徵智慧,因為光有慈悲不足以判斷事物的本質,須二 合一才圓滿。




「醫典配藥中毒關連唐卡」詳盡記載日常生活中,藏人身體根據各節氣、氣候、生活習慣應注意的事項,甚至中毒後該如何 解毒,非常有趣。
金傳媒/提供

西 藏高僧常賜給信眾特殊的「甘露丸」或「寶丸」。這種小藥丸,據說經過宗教儀式祈福,又有高僧誦經加持,吃了可強身健體保平安,藏胞趨之若鶩,也為藏醫藏藥 增添一抹神秘色彩。


7月1日起,由聯合報系主辦的「聖地西藏‧最接近天空的寶藏」展覽,就要為台灣民眾,揭開西藏醫藥的神秘面紗。


「西藏展」日前在日本展出,中國旅日策展人趙鷗表示,西藏地處偏遠,位於4000公尺高原,看似封閉的環境,醫學卻很發達。早在西元8世紀,藏人就依據當 地的風土民情及環境,發展出獨特且完整的醫療體系。


當時,被藏人稱為「醫學之父」的醫師宇妥雲登貢布,走遍土蕃、中原、印度各地,編了一部「四部醫典」,其中已有完整的病理、診斷、治療、藥物介紹,是一部 綜合性的醫學巨著。


17世紀,後世藏人又依據四部醫典製作80幅唐卡,詳盡記載藏醫與佛法密不可分的關係、醫食同源的義理,當時喇嘛甚至已實際解剖人體,充分瞭解人體骨骼結 構。


在這次聯合報系主辦的聖地西藏展中,趙鷗特別推薦「醫典配藥中毒關連唐卡」,唐卡上說明日常生活中,身體根據各節氣、氣候、生活習慣應注意的事項,甚至還 有中毒後如何解毒方式,非常有趣。


另外,展品還有用樹幹代表疾病來源、症狀及治療方式的「醫理樹喻圖唐卡」;描述藏醫將人體分為360塊骨骼的「人體骨骼分布圖唐卡」;以及詳盡說明動植 物、礦物等2000多種特殊藏藥分布及藥理的「藏醫藥師壇城圖唐卡」,都值得民眾仔細觀賞,一窺藏人在醫學上的生活智慧。


「聖地西藏‧最接近天空的寶藏」特展7月1日起在故宮展出,即日推出預售優惠,2人同行只要320元 (原價440元)。開展期間刷華南銀行信用卡,購買門票、紀念品可享95折優惠。更多資訊請見http://tb.ishow.gmg.tw。



用來為人灌頂的「嘎巴拉碗」,是高僧圓寂後,以高僧頭蓋骨製成。
金傳媒/提供
在西藏,宗教不僅是信仰,也是生活。藏人從出生到死亡,佛教的影響力無所不在,不僅每位藏人家中都設佛 龕、膜拜唐卡,平時隨身會攜帶轉經輪、念珠等等法器;也會舉辦各類法會、跳神活動;使用各項法器觀想修行、化災解惡。

由聯合報系主辦的「聖地西藏‧最接近天空的寶藏」展覽,展出多項藏人法器。東方人大多對人死後遺骸表現敬畏,但西藏人卻大量使用人骨製作法器、樂器。其 中,用來為人灌頂的「嘎巴拉碗」特別受到矚目,「嘎巴拉」是梵語,意思象徵大悲與空性,嘎巴拉碗就是圓寂高僧的後頭蓋骨製成。


仙台市博物館研究人員酒井昌一郎表示,西藏人受到佛教輪迴影響極深,用平常心看待生與死,因此採取天葬並將骨骸視為神聖、高貴之物,尤其使用高僧遺骸製作 法器,藏人認為,這是貼近神、親近法最好的方式。文物中還有用印度大成就者的脛骨,做成「包銀脛骨號」樂器,非常特殊。


「聖地西藏展」除展出頭蓋骨製作的嘎巴拉碗外,還有作工細膩、鑲有寶石的金剛杵、金剛鈴,以及刻有龍紋、雍容華貴的香爐、及修行前的供養器皿銀製「須彌山 曼荼羅」等,透過這些精緻藝品,可讓民眾一窺藏人的佛教生活。


「聖地西藏‧最接近天空的寶藏」特展7月1日起在故宮展出,即日推出預售優惠,2人同行只要320元 (原價440元)。開展期間刷華南銀行信用卡,購買門票、紀念品可享95折優惠。更多資訊請見http://tb.ishow.gmg.tw



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,充分展現西藏工藝的精髓,在日本展出時,是最有人氣的展品。
記者徐世經/攝影
西藏展系列報導

聯合報系舉辦「聖地西藏~最接近天空的寶藏」特展,7月1日至9月19日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展出,共有130組件難得一見的展品,一級文物更高達36件,堪 稱台灣規格最高、最完整的西藏文物展。即日起本報推出系列報導,帶讀者領略神秘國度的天上寶藏。



面容慈悲,莊嚴寂靜,彷彿慈眼視眾生…,西藏藝品「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」,展現頂級藝術之美,一在日本展出,立刻擄獲桃太郎的心,成為人氣最旺的的 展品。


籌備超過三年的「聖地西藏展」,去年起陸續在九州、東京、大阪、北海道巡迴展出,上百件精緻文物,在日本掀起一股「西藏熱」,今年暑假,神秘的西藏文物即 將來到台灣。


仙台市博物館館長佐藤敏國表示,西藏對日本人來說,是充滿神話的秘境,因此西藏展讓民眾大開眼界,尤其是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,「有安定、穩定的感 受」,在日本博物館巡迴出時,是最受歡迎的展品,參觀人次超過50萬。


仙台市博物館研究人員酒井昌一郎也說,這尊觀音菩薩像的千手造型,每個手掌中都有眼睛,彷彿佛陀慈悲看顧世人一般;八隻主要手臂,各執不同法器,作工精細 令人嘆為觀止。菩薩還有十一面分為五層、三種臉譜,有慈悲像、怒目像,如同觀音渡眾生「以善治善、以惡治惡」。


大陸旅日策展人趙鷗則說,歐美陸續舉辦西藏文物展,西藏文化在世界各地都掀起熱潮。


三年半前,他與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曾部川寬等西藏專家,多次到西藏,訪遍布達拉宮、羅布林卡等等12個西藏重要寺院、博物館,才促成100多件精緻西藏藝品 到日本巡迴展出。


「聖地西藏‧最接近天空的寶藏」特展7月1日起在故宮展出,即日推出預售優惠,2人同行只要320元(原價440元)。開展期間刷華南銀行信用卡,購買門 票、紀念品可享95折優惠。更多資訊請見http://tb.ishow.gmg.tw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mc0316 的頭像
    hmc0316

    hmc0316的部落格

    hmc03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